2019年5月30日下午,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莊曦副院長應加拿大预测网新聞傳播學系的邀請,與新傳系師生分享了她研究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經曆,以此為例探讨“研究議題的日常呈現及闡釋路徑”。加拿大预测网新聞傳播學系系主任張傑老師主持,部分老師與在讀學生參加了這次學術講座。
莊曦教授首先從一篇有趣的文章《赫敏為什麼不能嫁給哈利?》引入,認為這篇文章從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疑問入手,然後運用自己的意義版圖來尋求解釋、進一步拓展,給人很多啟發。她自己的相似經曆是,一則關于城市家庭給農村兒童捐書的新聞啟發了她,在皆大歡喜的表象背後,這些兒童究竟是怎麼想的?她産生了這樣的疑問,又偶然間閱讀了美國社會學著作《大蕭條的孩子們》深有感觸。接觸到這一系列日常文本後,莊曦教授決定去探讨流動兒童群體相關的選題。
為深入了解流動兒童這個群體,莊曦教授首先閱讀了大量文獻資料,發現進城務工人員結構式的變遷帶來了流動兒童數量的激增,這些兒童在城鄉二元結構中确實處于困境,莊曦教授想關注的是這個現實困境到底是什麼,以及媒體在其中起着什麼樣的作用。最終,莊曦教授選擇以社會融合的視角來解釋流動兒童的困境。她研究并參考了其他學者的理論,對社會融合給出了定義,即個體之間,群體之間抑或不同文化之間互動,适應的過程,表現的是個體在某個群體中的參與程度、認同程度、群體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
在如何對社會融合這個抽象概念進行操作化的問題上,莊曦教授綜合已有學說和評價體系,構建了流動兒童社會融合的研究框架:從流動兒童文化融合(價值、認知等方面)、結構融合(社會交往關系發展方面)、心理融合(自我與他者的互動中身份認同的發展以及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方面)這三個維度分析介入,繼而提出了具體訪談、研究的問題,決定将處于相同文化語境的流動兒童和城市同齡兒童進行對比。莊曦教授還将部分進入專門的民工子弟學校的稱為“同質性”教育語境下的流動兒童,進入普通公立學校的稱為“異質性”教育語境下的流動兒童,對比媒介涵化在兩者身上的效果。
研究問題确定之後,就是進入現實的研究場景。經過問卷、訪談等抽樣調查,莊曦教授得出了研究結論,例如①在文化融合方面,流動兒童面臨的困境是“照看者”在文化認知發展中呈現功能性缺位,影響流動兒童文化資本累積;②在結構融合方面,地緣和學緣是流動兒童拓展強關系的途徑,但實際上師生之間二元互動有限,與城市同伴的交流通常有隔閡、與志願者的關系又呈現出間斷、非穩定的特征。③在心理融合方面,流動兒童自我同一性和城市認同感難以建立。④流動兒童的城市認同與其受教育情境呈現出相關性:處于“異質”教育情境的流動兒童對城市的整體評價要高于“同質”教育情境下的流動兒童。
在流動兒童媒介接觸特征方面,不同教育情境下的流動兒童的媒介喜好、日常接觸存在差異,處于“異質”教育情境的流動兒童對印刷媒體使用度明顯高于“同質”教育情境下的流動兒童,後者更沉浸于電視。
為了得出媒介在這個困境起到了什麼作用,莊曦教授将之前得到的研究成果勾連起來,比如:家庭文化認知發展中呈現功能性缺位,那麼媒介就要進行補位,因此“流動兒童從中學了什麼知識,怎麼學?”成為了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為此她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設并進行驗證、得出結論,然後參考國内外兒童相關的理論做出解釋。
莊曦教授還舉了最近研究網約車司機互聯網社會➿⚽✨➿的例子,最後提醒我們在闡釋過程中,第一,關鍵概念界定和文獻綜述是大有深意的,要對使用的概念有清晰的認識,包括它的來源、發展和使用依據等。第二,可以從以往的理論中尋找闡釋的版圖,但不是單純的套用,而是以一種獨創性的視角去解讀,還有可能填補以往理論的一些未及之處。
在最後的讨論環節,莊曦教授與新聞傳播學系學生讨論了如何避免帶着主觀意識尋找理論依據,莊曦教授建議首先要多讀各種專業、學科的國内外文獻,其次要和其他學者(包括導師和同學)交流讨論,參考他人的意見觀點,如此才能盡量減少主觀性對理性思考的影響。(新聞傳播學系供稿張傑周冰潔)